最近收到不少关于广州交通的好消息快牛策略,广州地铁再多开线路,广州东站的建设消息也不断。
广州东站改造工程即将全面启动,这场投资 333.37 亿元的枢纽升级计划,将使这座位于天河 CBD 核心区的车站从 7 台 16 线跃升至 14 台 24 线的超大规模。
广州东站效果图快牛策略
改造后的广州东站采用 \"地面 + 地下贯通车场\" 双层布局,其中地面场 8 台 14 线主要承接广深城际、普速列车及部分高铁,地下场 6 台 10 线则专门服务广汕高铁、赣深高铁等干线铁路。
这一设计使其站场规模超越深圳北站(11 台 20 线),并以多 1 台少 1 线的微妙差异,与深圳西丽站(13 台 25 线)形成南北呼应的大湾区枢纽格局。
从建筑规模看,广州东站改造后总建筑面积达 56 万平方米,相当于 80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。
其南北侧式站房与高架候车室的设计,将实现地铁 1、3、11、18 号线及广花城际的 \"零换乘\",日均客流承载能力预计从目前的 1800 万人次提升至 3000 万人次。
广州东站效果图
与之相比,深圳西丽站以 360 万平方米的核心区面积成为大湾区单体最大交通综合体,其 13 台 25 线的站场规模虽略逊于广州东站,却通过地下两层、地上三层的立体布局,实现了赣深高铁、深茂铁路、深珠城际等 8 条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。
西丽站更创新采用 \"多层多向进出\" 设计,旅客可通过地铁、城际、高铁的垂直换乘系统,在 5 分钟内完成不同交通方式的转换。
在功能定位上,广州东站肩负着 \"高铁进城\" 的战略使命。
改造后将引入广汕高铁、赣深高铁等线路,使广州中心城区首次具备直达汕尾、赣州等城市的高铁始发能力,同时通过广深铁路与香港红磡站保持 1 小时直达联系。
其毗邻天河 CBD 的区位优势,使其成为商务出行的首选枢纽,预计每年将带动周边区域产生超 30 亿元的经济联动效应。
而深圳西丽站则定位为 \"站城融合\" 标杆,除了承担深茂铁路、深汕高铁等干线运输外,更通过规划中的 120 万平方米商业开发,打造集总部办公、科技研发、文化展示于一体的 \"轨道上的城市综合体\"。
深圳西丽站效果图
其日均 130 万人次的客流预测中,超过 60% 将通过地铁 13、15、27 号线等城市轨道实现疏解,凸显其作为深圳西部交通核心的集散能力。
两座枢纽的建设进度同样值得关注。
广州东站改造工程已于 2025 年 6 月获国家批复,计划 2030 年建成投用,施工期间将采用 \"边运营边改造\" 模式确保正常客运服务。
深圳西丽站立体效果图
而深圳西丽站目前已进入甲供物资进场阶段,预计 2028 年通车,其配套建设的深圳北动车所将拥有 14 条检查库线和 80 条存车线,可满足每日超 200 对高铁列车的检修需求。
这两大枢纽的相继建成,不仅将重构大湾区铁路网络格局,更将通过 \"站城一体\" 的开发模式,为广州天河 CBD 与深圳南山科创走廊注入新的发展动能,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进程。
对此大家怎么看?欢迎评论留言交流。
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